|
通识教育主题阅读推荐
Liberal Arts Education Theme Reading Recommendation

通识教育,也叫通才教育。“通识教育是一种使学生通晓做人做事的常识性教育形式,其基本目的是提升学生清晰交流感情和思想、正确思考和辨别价值,以及持续学习的能力。” 中国的通识教育思想源远流长,古人一贯认为博学多识就可达到出神入化、融会贯通。《礼记·学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教育文献,其中提到“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中庸》提出,做学问应“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论衡》也提出:“博览古今者为通人”、“通人胸中怀百家之言”。在现代教育界,进入20世纪后,通识教育已经成为很多大学的必修科目。 构建通识教育体系,以培养市场评价最具核心竞争力的优秀应用型人才为目的,可以把bobapp苹果版 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语言专业优势,兼备知识全面、视野广阔、教养博雅和人格完整的人才。 通识教育与阅读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阅读,学生能够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提升理性思考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研判思维能力、辨别价值能力。 通识教育,从阅读开始。 |

|
|
|
|
---杨江校长推荐书单---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 (以色列) 尤瓦尔·赫拉利 索书号:K02/9、K02/9-2 |
作者以渊博的知识与开创性的洞见, 借鉴古生物学、人类学和社会学, 为读者解开人类何以产生, 以及人类从动物到现代人的转变。作者不仅从宏观历史角度告诉我们过去发生了什么, 还挖掘了人类道德和生存的深层意义, 指出这样的发展如何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

未来简史:从智人到神人 (以色列) 尤瓦尔·赫拉利 索书号:K02-49/1
|
这是一本回顾人类发展史和从社会科学层面分析未来社会发展机遇的作品。作者在书中回顾了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所衍生出的各种社会、文化、认知层面的观点,从社会科学的层面对这些观点进行了独特的解读。认为智人能够从众多的物种中脱颖而出主要依靠“虚构故事”和“有效沟通”这两种能力。而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智人面临着新的待办议题:永生、快乐和成为具有“神性”的人类。在解决这些新问题的过程中,科学技术的发展将颠覆我们很多当下认为无需佐证的“常识”。 |

今日简史:人类命运大议题 (以色列) 尤瓦尔·赫拉利 索书号:K02/15
|
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继《人类简史》《未来简史》之后,再次推出的一本关于社会发展史的历史类通俗读物。书中梳理了人类发展的历史脉络,从十万年前有生命迹象开始到21世纪资本科技交织的人类发展史,在此基础上,从全新的角度审视了当前我们人类社会面临的新挑战。智人信奉的故事体系已经终结,全球要进入后人类时代了吗?如果这个后人类时代必然来临,我们该怎么办?书中对人类发展新阶段和当今世界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新的解释和新的思考。 |

历史的教训 (美) 威尔·杜兰特 阿里尔·杜兰特 索书号:K103/43
|
通过提纲挈领的线条,勾勒出历史与人类生活各方面的关系,详细说明了地理条件、经济状况、种族优劣、人类本性、宗教活动、社会主义、政府、战争、道德、盛衰定律、生物进化等在历史中所扮演的角色,并总结出历史留给人们的巨大精神遗产。 这些精神遗产给改革中的国人以启迪与警鉴,使其更加智慧地面对当下和未来。 |

演讲的力量:如何让公众表达变成影响力 (美)克里斯·安德森 索书号:H019/360
|
在当前企业界,演讲已经成为一种基本技能,无论是产品发布会、商业演讲还是上市路演,企业家、产品经理、创业者等越来越需要通过演讲来推广自己的产品和理念,来扩大公司的影响力。本书作者TED总裁克里斯·安德森,通过对比尔·盖茨、乔布斯等企业家的精彩商业演讲多年的研究和指导,总结了商界人士通过完美演讲获得成功的五大核心法则。这本书是当今每个企业家、管理者及企业从业者都需要的必读书。 |

管理的实践 (美) 彼得·德鲁克 索书号:F270/526、F270/538
|
通过对管理原则、责任和实践的研究,探索如何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和制度,而衡量一个管理制度是否有效的标准就在于该制度能否将管理者个人特征的影响降到最低。 |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 薛兆丰 索书号:F0-49/108
|
讲解了生活中不可能绕过的经济学核心概念,比如稀缺、成本、价格、交易、信息不对称、收入等与个人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通过大量真实案例的经济学分析,更实际、更有趣、更深入和彻底地将经济学思维运用于各种实际场景,帮你绕过经济学花招,理解现象背后的经济逻辑,从而启发你将同样的思维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去。

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 吴晓波 索书号:F279.29/1、F279.297/1
|
以真切的写作手法描绘了中国企业在改革开放年代走向市场、走向世界的成长、发展之路。改革开放初期汹涌的商品大潮 ; 国营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 这三种力量此消彼长、互相博弈的曲折发展。 |
|

世界大趋势:正确观察世界的11个思维模式 (美) 约翰·奈斯比特著 索书号:F113.4/14
|
享誉全球的未来趋势大师约翰·奈斯比特将自己多年的趋势观察经验悉心整理,总结出11条思维模式,并告诉人们如何将这11条思维模式用于分析判断、预测未来趋势。《世界大趋势》更多的是在激荡我们的思维,并帮助我们摆脱惯性的思维,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看透这个世界的工具——它是在“授人以渔”。 |

破惘 李天命 索书号:B821/344
|
探讨思想困惑与人生迷惘,给出种种破解之方。主要内容包括:逻辑、爱情、“阴勇”、失恋是好事,单恋最幸福、她早晚终于会气死我、 女性比较专一的原因、感情是“流”的不是“挤”的,矫情与真情、人世间最重要的是感情等。 |

美的历程 李泽厚 索书号:J120.9/11
|
中国美学的经典之作。凝聚了作者李泽厚先生多年研究。他把中国人古往今来对美的感觉玲珑剔透地展现在大家眼前,如斯感性,如斯亲切。其中提出了诸如原始远古艺术的“龙飞凤舞”,殷周青铜器艺术的“狞厉的美”,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补”,楚辞、汉赋、汉画像石之“浪漫主义”,“人的觉醒”的魏晋风度,六朝、唐、宁佛像雕塑,宋元山水绘画以及诗、词、曲各具审美三品类,明清时期小说、戏曲由浪漫而感伤而现实之变迁等等重要观念。 |

极端之美 余秋雨 索书号:I267/1427、I267/1451
|
任何文化都会有大量外在的宣言、标牌,但在隐秘处,却暗藏着几个“命穴”,几处“胎记”。书法、昆曲、普洱茶,就是中国文化所暗藏的“命穴”和“胎记”。之所以把普洱茶也列入其中,是一个提醒性的学术行为,借以申述一个重大趋势:从当前到未来,文化的重心正从“文本文化”转向“生态文化”。 |

七堂极简物理课 (意) 卡洛·罗韦利 索书号:O4-49/12
|
意大利物理学家卡洛·罗韦利,用诗一般简洁优美的语言,向读者讲述了20世纪以来现代物理学的伟大理论发现。相对论,量子力学,宇宙的结构,空间的颗粒,时间的本质……在这七堂简单明了的物理课里,作者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奇妙的物理学的世界,也带我们轻盈地飞过重重障碍,窥见科学的深刻与美丽。没有繁琐的方程,只有诗意的讲述,即使没有科学背景的人也能轻松读懂。 |

乡土中国 费孝通 索书号:C912.82/3
|
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农村的主要特征进行了理论上的概述和分析,较为全面的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 |

中国人 林语堂 索书号:C955/1
|
又名《吾国与吾民》,是林语堂在西方文坛的成名作与代表作。林语堂用坦率幽默的笔调、睿智通达的语言娓娓道出了中国人的道德、精神状态与向往,以及中国的社会、文艺与生活情趣。该书将中国人的性格、心灵、理想、生活、政治、社会、艺术剖析得非常美妙,并与西方人的性格,理想、生活等做了相应的广泛深入的比较,在海内外引起轰动,美国许多知名人士推崇备至。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广泛流传。 |

人性的弱点 (美) 戴尔·卡耐基 索书号:C912.1/303
|
讲述的许多普通人通过奋斗获得成功的真实故事, 激励了无数陷入迷茫和困境的人, 帮助他们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从人性本质的角度, 挖掘出潜藏在人们体内的弱点, 使人们能够充分认识自己, 并不断改造自己, 从而能有所长进, 直至取得成功, 并创造幸福美好的人生。 |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 索书号:I265.25/3
|
收录曾国藩从年轻至去世前的百余篇较有代表性的家书,记录的是他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方面的种种实践与思考。全面细致显示了在风云变化的晚清背景下,这位力挽狂澜的历史重臣的心路历程,从侧面讲述他是如何成功的以及被人称道的家风何如形成,让每个读者从中见微知著,有所悟有所得。一部家书成为做人处世之典范,修身养性之圭臬,为官从政之精髓,治国安邦之箴言。 |

第三次浪潮 (美) 阿尔文·托夫勒 索书号:G303/14
|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的代表作之一。1980年出版之际,随即引起全球热评,也给处于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人民心灵造成巨大冲击,其影响至今仍然连绵不绝。书中阐述了由科学技术发展引起的社会各方面的变化与趋势,并将其放入历史坐标,它们对未来造成的影响。 |

科学研究的艺术 (澳) W.I.B. 贝弗里奇 索书号:G304/4
|
20年来对中国影响的100本书之一。作者用简明易懂的素材,生动活泼的语言,从科学研究的实践与思维技巧方面综合了一些著名科学家具有普遍意义的观点,分析了在科学上作出新发现的方法,总结了科学研究中有益而又有趣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可供各种学科参考的指导原则与思维技巧。作者所分享的是其在研究工作中为宝贵的思维、学习等等方面的经验总结。细细体味,定然受益良多,加之作者严谨的治学,该书值得一读再读。 |

科学革命的结构 (美)托马斯·库恩 索书号:N02/2
|
科学史研究的经典著作,多年来一直是该领域学生的必读著作。它提出的“范式转换”概念,引起了科学哲学界的一场认识革命,并对社会学、文化人类学、文学史、艺术史、政治史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余韵至今不断。 |

宇宙波澜:科技与人类前途的自省 (英) 弗里克·戴森著 索书号:G301/16
|
是一代量子力学巨擘弗里曼·戴森从事科学工作五十年以来的回忆,对科技与人类前途的浪漫的人文思考。他把科学生活比作个人灵魂的航程,浪漫而生动地记述了许多著名科学家的风范与成就,原子炉、生命科技以及太空探索的研究历程与争议,同时由着作者的引导开始寻求科学对于人类的真正意义以及科学人在钻研探索时所应持的正确态度,还包括对科技发展与人类前途的一些深刻的省思。 |
|
|